361潜艇事故调查揭秘: 361潜艇失事,三舱发生了什么?

胡 峡  金羽毛文苑  2020-05-29 07:49:59



  361潜艇失事,三舱发生了什么? 
 

文/潜艇老兵

 

20034月,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61潜艇在执行战备巡航任务时失事,70名官兵全部遇难。52日,新华社发布消息,称其为“因机械故障失事”。18天后,以郭伯雄、徐才厚、张树田等人领导的总部工作组宣布“专家”调查结果,称其失事原因是“指挥操纵失误”,引起海军方面多数人的强烈反对,海军政委杨怀庆上将甚至逐条进行反驳。




海军为什么不接受总部工作组的结论?且听潜艇老兵详细分解。

361潜艇失事,主要牵扯两个舱室,首先是三舱(指挥舱),其次是五舱(主机舱)。本文重点说说在361潜艇失事的时候,三舱发生了什么?


361潜艇失事,首先是因为潜艇“掉深”。潜艇失事之前的情况,我在《361潜艇失事,到底问题出在哪里?》一文中做过描述,这里有必要再重复一下,免得没读过那篇文章的读者看不明白。

  

当时潜艇处于柴油机水下航行充电状态,左机充电,右机航行,深度8米,这个深度也叫“空气筒深度”,这种航行状态也叫“空气筒航行”。


空气筒露出水面一米多高,空气从空气筒进入艇内,供柴油机工作使用。如果风平浪静,潜艇一般不会“掉深”;如果风浪大或者水下海流大,空气筒就会被海浪淹没,或者潜艇掉到8米以下。这时空气筒上部的浮阀就会浮起,将空气筒进气口封闭(浮阀的工作原理如同抽水马桶里面的浮阀,随水位的升降上下移动,关闭或开启阀门)。


潜艇“掉深”,对于潜艇来说属于常态,凡是干过潜艇的人都会经常遇到。处置“掉深”情况的方法有多种。指挥员可以下“速潜”口令,五舱(柴油机舱)和六舱(主电机舱)会立即停止柴油机,转换主电机航行。指挥员也可以不下“速潜”口令,按部就班的下令停止柴油机,转换主电机航行。从事后现场勘验的机械情况来看,指挥员采取了后一种方法。


根据我的推理,指挥员之所以没有下“速潜”口令,是不想打扰大家的休息。当时是二级战斗部署,更次航行,如果拉“速潜”警报,就会把全艇的人都“轰”起来。“速潜”口令一下,电铃、蜂鸣器、灯光信号一起发声和闪光,舱室气氛非常紧张,正在休息的艇员要从床铺上爬起来,快速奔向自己的战位,身体和精神上的刺激,会使人的心跳加快,和百米冲刺没有多大区别。等到解除一级战斗部署,再回去睡觉,可能短时间内很难入睡,甚至失眠。很多潜艇兵有神经衰弱的毛病,与这种紧张、刺激、不规律的生活状态有关。


指挥员体恤下属,没有拉“速潜”警报,按部就班的下达了停止柴油机、转换主电机航行的口令。


因为全艇人员都已遇难,无法证明当时潜艇所处的状态,比如:掉深多少米?艏倾还是艉倾?纵倾度是多少?现在只能根据后来勘察的结果进行推理。



下面我来把当时的情况罗列一下。

1、潜艇在水下航行充电时突然“掉深”;

2、指挥员下令五舱停车、六舱主电机准备(以五舱、六舱车钟状态为证);

3、指挥员下令失事排水(以123号主水柜已排水为证)。


如果在正常情况下,这些口令落实之后,潜艇就会进入安全状态。


但是,就在这时,六舱主电机上的“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”发生故障,断电了。


根据工业部门的解释,“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”断电后,在0.04秒的时间内,可以自动转换电源,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。


遗憾的是,361潜艇的“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”并没有在断电后进行电源自动转换,于是,正在充电的左主电机突然失去发电功能,蓄电池的电能倒流,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,并以3500匹马力的能量带动2600匹马力的柴油机高速运转,造成柴油机“飞车”,瞬间把全艇的空气抽光,将人全部抽死。



正常情况下,空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,表现在空气压力表上为760毫米水银柱。当气压降低到579.0时,为缺氧;降低到506.7时,人的生理反应为嗜睡、思维迟钝、不能控制肌肉精细动作;降低到434.3时,身体不适,呼吸急促;降低到361.9时,有人将丧失知觉;降低到217.1时,所有人员都将丧失知觉;再低,人员会立即死亡。可见,361潜艇当时的气压已经降低到了217.1毫米水银柱以下。



另据科学实验数据表明,035G型潜艇在两台柴油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,从造成负压的那一刻起,人的反应能力是用秒计算的,思维清晰、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只有15秒,极限为18秒。但是遇到柴油机“飞车”的情况,工作转数最高只有500转的柴油机,一下达到1000转甚至2000转,把人抽死就成了瞬间的事情。361潜艇的情况即是如此。


三舱失事排水总站的大阀很沉,不使劲根本打不开(也许是为了防止被人轻松打开出危险吧),当更的舰务军士长卢继发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用尽全身力气将其打开,完成了失事排水的动作,使得本来没于水中的潜艇,得以在全艇人员死亡的情况下,艇艏浮出水面。如果没有卢继发的这个壮举,361潜艇就会永远沉在水下,人们将永远不知道它的行踪。


一条035G型潜艇的造价有上亿元人民币,也就是说,卢继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,为国家挽回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。


据当时参加事故调查的一位将军(后来晋升为海军上将)介绍,为了证实卢继发这一壮举所付出的代价,医学专家发现,卢继发的整个肺都爆炸了。


这,就是361潜艇失事时,三舱发生的事情。

总结一下:

一、在潜艇“掉深”时,指挥员做出了正确的选择。

二、当灾难降临时,卢继发拼尽力气挽救了潜艇。


如果不是机械出现了千分之一、万分之一概率的故障,就不会出现柴油机“飞车”、全艇人员死亡的惨剧。


如果谁想知道361潜艇事件更多的事故调查细节,请继续关注本公众号,阅读《361潜艇失事时,五舱发生了什么?》等系列文章。

 

2020.05.22

 


法国金羽毛红酒 点击紫红色文字看产品说明


欢迎关注本公众号